您好!欢迎光临智慧消防加盟,万霖城市合伙人加盟,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安消一体化平台|智慧消防安消一体解决方案
服务热线
全国客服热线:

13911299113

灭火系统

烟气分析仪产品

  • 上架时间:1970-01-01
  • 产品描述:烟气分析仪产品
  • 马上咨询

目   录
一、烟气分析仪概述
二、烟气分析仪产品特点
三、烟气分析仪技术参数
四、外形图及细节说明
五、按键定义及操作说明
六、开机启动说明
七、菜单操作说明
7.1  零点校准操作说明
7.2  浓度校准操作说明
7.3  恢复出厂操作说明
7.4  数据记录操作说明
7.5  报警设置操作说明
7.6  系统设置操作说明
7.7  单位设置操作说明
7.8 其它设置操作说明
7.9  本机信息说明
八、常见故障及解决对策
九、设备维护
十、注意事项
十一、其它可选配的传感器技术性能及参数表
 
 

一、烟气分析仪概述      
    烟气分析仪用于:移动式快速精确检测多种气体浓度及环境温湿度,测量超过限值则发出报警。采用2.5寸高清彩屏实时显示,采用国际著名品牌的气体传感器,主要检测原理有:电化学、红外、催化燃烧、热导、PID光离子等。采用瑞士高精度电容式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先进的电路设计、成熟的内核算法处理,独特的外形设计,取得了多项软件著作和外观等专利。适用于检测管道中或受限空间、大气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气体泄漏和各种背景气体为氮气或氧气的高浓度单一气体纯度。检测种类超过500余种。

二、烟气分析仪产品特点
 
可以同时检测1~6种气体,单位自由切换
  单位可选:PPM、mg/m3、Vol%、LEL%、PPHM、ppb、mg/L。
内置泵吸式测量,集成水汽、粉尘过滤器,防止因水汽和粉尘损坏传感器和仪器,可用于高湿度、高粉尘环境响应迅速;特殊气路设计,采样距离大于10米,选配相应配件可以检测负压或正压-0.5~2公斤的气体
丰富的人机界面
  2.5寸高清彩屏,显示实时浓度、报警、时间、温度、湿度、存储等信息;菜单界面采用高清仿真图形显示各个菜单的功能名称。
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更大容量可定制),支持多种存储方式
  标配10万条数据存储容量;可选配SD卡存储功能,支持实时存储、定时存储,或只存报警浓度数据;支持本机查看、删除数据,通过USB、RS232接口或红外通信上传到电脑进行数据分析或打印。可选配远程无线传输功能。
多种通讯接口及打印功能
  红外通信接口(选配)、RS232接口、USB接口自动识别,可选配外置微型无线蓝牙打印机。
高温气体检测(选配)
  选配高温采样降温过滤手柄,适用检测1300度以内的高温、高湿、高粉尘样气。其他温度的气体检测可订制。
★三种显示模式可切换
  同时显示1~6种气体浓度,大字体循环显示单通道气体的浓度,实时曲线显示。
★图形化显示,以曲线形式反映一段时间内气体浓度变化走势。
●数据恢复功能,如遇误操作可以选择部分或全部恢复。
●可设置是否显示***大值、***小值、平均值。
●标准USB充电接口,具有充电保护功能,支持USB热插拔,充电状态仪器可正常工作。
●采用6000mAh大容量可充电聚合物锂电池
●高精度温湿度测量(选配)。
●支持实时检测或定时检测,不检测时可以把泵关闭以延长开机时间。
●多种报警方式,报警时多方位立体指示报警状态。
  包含声光报警、振动报警、显示屏视觉报警。
  报警种类包含:浓度报警、欠压报警、故障报警。
●多种报警模式设置:低报警、高报警、区间报警、TWA/STEL报警。
●误操作识别功能: 浓度校准误操作自动识别并阻止,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
●零点自动跟踪,长期使用不受零点漂移影响。
●目标点多级校准,保证测量的线性度和精度。
●中英文界面可选择。
●环境温度:-20~+55℃(典型值)-40~+70℃(极限值),支持温度补偿。
●日志记录
  记录校准日志、维修日志、故障记录、故障解决对策,传感器寿命到期提醒, 下次浓度校准时间提醒功能。
●满足本安电路设计要求,抗静电,抗电磁辐射干扰。
●防护等级达IP67,可以防雨淋和短时间浸泡,防水溅、防尘、防爆、抗振。
 
三、烟气分析仪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 有毒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易燃易爆类气体、TVOC等,
选配:1~6种气体随意组合。可扩展到8种气体,视传感器而定
温湿度测量。
应用场合 石油、化工、医药、环保、燃气配送、仓储、烟气分析、空气治理等所有需要便携式快速检测气体浓度的场合。
检测范围 0~1、10、100、1000、5000、50000、100000ppm、200mg/L、
100%LEL、20%、50%、99.999%、100%Vol可选,其他量程可订制。
分 辨 率 0.01ppm或0.001ppm(0~10 ppm),
0.01ppm(0~100 ppm),
0.1ppm(0~1000 ppm),
1ppm(0~1000 ppm以上),
0.01mg/L(0~100mg/L),
0.1%LEL,
0.01%Vol,
0.001%Vol
检测原理 电化学、催化燃烧、红外、热导、PID光离子等,根据气体类型、
量程、现场环境和用户需求而定。
允许误差 ≤±1%F.S (其他精度可定制)
线 性 度 ≤±2%
响应时间 T90≤30秒 重 复 性 ≤±1% 不确定度 ≤±1%
工作环境 温度:-20~+55℃(典型值)-40~+70℃(极限值),湿度:10~95%RH,内置过滤器可在高湿度或高粉尘环境使用 恢复时间 ≤30秒
特殊工况 选配高温采样降温过滤手柄,适用检测1300度以内的高温、高湿、高粉尘样气。
温湿度测量 选配:温度-40℃~+120℃,精度0.5℃;湿度0~100%RH,精度3%RH
工作电源 3.7VDC,6000mAh可充电聚合物锂电池
显示方式 2.5寸高清彩屏
检测方式 内置泵吸式测量,流量500毫升/分钟。标定流量要大于500毫升/分钟,要接三通管进行分流,保证有多余的气体从旁路排出
报警方式 声光报警、振动报警、声光+振动报警、关闭报警可设
报警音量 90~120分贝。
通讯接口 USB(充电与通讯),选配:RS232、红外通讯,自动识别
数据存储 标配10万条数据存储容量,选配SD卡存储
防护等级 IP67
防爆类型 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 Ex ia IIC T4 Ga
执行标准 GB 15322.3-2019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3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
GBT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GB12358-2006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3836.1—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4—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i”》
外型尺寸 195×77×56mm(H×L×T)
重    量 350g
标准附件 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USB充电器(含数据线)、高档铝合金仪器箱 、背夹、湿度粉尘过滤器
选配项 温湿度测量功能、0.9 m 可伸缩采样手柄(可选1-10米软管)、0.4米不锈钢采样手柄(带粉尘过滤器,不可伸缩)、高温采样降温过滤手柄、高温高湿预处理系统、湿度粉尘过滤器多个、挂绳、SD卡存储、无线数据通讯、外置微型无线蓝牙打印机                   
   
 
 
四、外形图及细节说明
 
检测仪:
高温采样手柄:
高温采样手柄由采样探头、手柄、过滤器、密封圈、储水装置组成 
如上图所示,可通过透明腔体观察储水状态,水位满时需手动将水排出,储水杯顺时针扭动可拧开,拧开后将储水杯倾斜45°进行排水,排水后通过卡扣位置逆时针拧紧
 
五、按键定义及操作说明
Power 键:电源键、返回键。长按5秒钟开机,开机以后长按5秒钟关机
PUMP 键:泵的开关按键。按一下关闭泵、再按一下开启泵
MENU键:菜单键。进入、退出菜单,报警的时候按一下起消音作用,消音以后,
        按一下返回键(POWER)键就取消消音状态
■ 键:确认键
? 键:方向键,左移光标,修改数值时起移位的作用
? 键:方向键,右移光标,修改数值时调整数值大小
▲ 键:方向键,上移光标,修改数值时起增加的作用
▼ 键:方向键,下移光标,修改数值时起减小的作用
 
六、开机启动说明
开机显示本台设备的地址编号及软件版本,如图1、2:
               
                  图片1                     图片2
显示开机自检及传感器预热需要倒计时,如图3:
  
                       
                                 图片3
 
开机倒计时结束后,报警自检,然后进入检测界面、即(模式一),如图片4:
                             
                                图片4                    
在(模式一)界面按键“■”可进入单一气体分页显示画面即(模式二),如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
 
        
           
                  图片7                      图片8
  再按确认键进入曲线模式,按左右键可切换不同气体的显示,如图片9:
                      
                              图片9               
 
七、菜单操作说明
 
7.1  零点校准操作说明 
 
当传感器出现零点漂移过大,或者需要精确检测很低浓度的时候才进行零点校准操作。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密码界面,本机初始密码为:11111,输入密码按确认键进入菜单界面,通过“?”键和“?”键选择到“零点校准”菜单,如图10、11:
               
                 图片10                       图片11
按“”键进入零点校准界面,如图12:
 
                               图片12
通过“?”键和“?”键选择要校准的通道,按“”键进行零点校准,校准成功以后显示:“校准成功”字样,如图13:
                        
                                 图片13
如果校准不成功显示:“校准失败”字样O2或N2在空气中校准零点就会失败,如图14:
 
                         
                                 图片14
7.2  浓度校准操作说明
仪器检测到的浓度与标准气体浓度有偏差可以通过浓度校准或改变显示系数来修正。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浓度校准”菜单,如图15:
                         
                               图片15
再按“”键进入浓度校准界面,如图16:
                         
                                 图片16
光标默认出现在一级浓度的位置,按“”键再通过“?”键和“?”键可以修改各级浓度值,修改完以后按“”键保存,如图17:
                         
                                 图片17
然后通入标准气体或被测气体,将光标移到“校准”位置,再按“”键校准,如果成功则出现“成功”字样,如果不成功则出现“失败”字样,如图18、19、20:
  

 
注意事项:
通常只需校准一级浓度即可以满足精度要求。预先设置要校准的浓度值或标准气体的浓度值,再通入500毫升/分钟的被测气体30秒后进行校准。
标定的时候要接三通分流器,让多余的气体能从旁路排出,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数值偏差。
三级校准浓度值设置规则:
一级浓度值 < 二级浓度值 < 三级浓度值
三级浓度校准顺序:
一级浓度校准→二级浓度校准→三级浓度校准
如果通入的标准气体浓度过低,可能会校准不成功。
 
7.3  恢复出厂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恢复出厂”菜单,如图21:
                         
                                 图片21
按“”键进入恢复出厂界面,如图22:
                         
                                 图片22
通过“?”键和“?”键选择要恢复的通道,再按“”键进入。
可选选择“恢复浓度”、“恢复报警”、“全部恢复”,再按“”键进行恢复,如果恢复成功就会出现“成功”字样,不成功就会出现“失败”字样,如图23、24:
              
                 图片23                      图片24
当设置错误或测试浓度不准确时需要进行恢复出厂的操作,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可以得到恢复,零点校准值、浓度校准值、报警值、报警方式、
报警模式、***大量程。
 
7.4  数据记录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数据记录”菜单,如图25:
                        
                                  图片25
按“”键进入数据记录界面:如图:按“”键选择要查询记录的通道,如图26:
                        
                                图片26
通过“?”键和“?”键选择到“开始时间”,按“”键进入设置查询起始时间,如图27:
                        
                                图片27
通过“?”键和“?”键选择到“结束时间”,按“”键设置查询结束时间,如图28:
                         
                                 图片28
选择查询的类型,按“”键选择“全部数据”或“报警数据”,如图29:
                          
                                 图片29
选择“开始查询”,按“”键查询,如图30:
                          
                                 图片30
如果没有查询到记录,说明了数据存储功能没有开启需要在“系统设置”→“存储设置”里开启存储功能。选择“定时存储”即实时存储功能并设置存储周期(时间间隔),如图31、32:
                
                    图片31                    图片32
 
按以下步骤开启, 如图33、34、35、36、37、38:
    
        图片33               图片34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8
 
7.5  报警设置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报警设置”菜单,如图39:
                       
                               图片39
 
按“”键进入报警设置界面,如图40:
                                                   
                                 图片40
报警数值设置
可以通过“”键和“?”键和“?”键修改。
低报限值:即一级报警值,可修改;高报限值:即二级报警值,可修改,如图41、42、43: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43
报警参数设置,如图44:
                      
                               图片44
报警方式:可选声光、振动、声光+振动、无报警按“”键选择,如图45:
                       
                                图片45
报警声音:3种声音可选,如图46:
                      
                               图片46
报警回差:即报警回程差,可设置每一通道的报警回差值,如果设置为0,只要数值达到报警设定值就马上报警,若不想数值在报警设定值的临界点发生频繁报警,可以把报警回差设置一定的数值,如图47:
                      
                               图片47
报警模式:一般不需要设置,已默认设置好。
O2和CO默认设置为>AL&>AH 报警,温湿度可设置为“关闭报警”,如图48、49:
                     
                     图片48                      图片49
 
7.6  系统设置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系统设置”菜单,按“”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如图50:
 
                                 图片50
量程设置:显示的是各个气体的***大检测范围,出厂时已设定好,若要修改,请致电厂家确认是否可以修改,某些传感器过载测量会损坏传感器,如图51、52:
 
               
                  图片51                     图片52
 
时间设置:修改日期和时间,按“■”键以后,通过“?”键和“?”键选择
和修改,再按“■”键保存,如图53、54:
               
                   图片53                     图片54
背景设置:根据个人的喜欢,修改字体的颜色、背景颜色、背光休眠时间,也可以选择“恢复默认”恢复默认的设置通过“?”键和“?”键选择和修改,
再按“■”键保存,如图55、56、57:
  
        图片55                图片56               图片57
存储设置:将光标移到“存储设置”按“■”键进入设置界面,如图58:
                        
                                图片58
 
存储方式:可设置定时存储、报警触发两种模式“定时存储”是在每个存储周期时间内存储数据一次,如图59:
                        
                                图片59
“报警触发”存储方式是只存储报警的数据,只有当浓度值达到报警设定值的
 时候才开始存储,不报警就不存储,如图60:
                        
                          图片60
 
存储周期:存储数据的时间间隔,1-9999秒可设,仅定时存储有效
存储功能:选择开启或关闭数据存储功能,如图61、62:
              
                 图片61                    图片62
通讯设置:不连电脑或数据传输时无需设置,如图63:
                       
                                图片63
设备地址:本机的地址编号,可设1-255
通讯接口:自动识别通讯的方式
波特率:通讯速率,一般选9600      如图64:
                        
                                图片64
定时测量:如果设置了数值,开机以后达到设定的时间就自动停止测量,需要再次测量的时候,按一下泵的开关“PUMP”键就再次开始测量,如图65:
                         
                                 图片65
默认的测量时间是0秒,如果不修改这个数值,此功能不起作用,当修改为一定的数值,此功能开始起作用,若要使用定时测量的功能。一般情况需要把数值修改为30到60秒,按一下泵的开关“PUMP”键开始测量,达到设定的时间
就停止测量。定时测量的界面:显示屏底部显示设定的时间和剩余时间,如图66、67:
                
                  图片66                    图片67
 
7.7  单位设置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第二页“单位设置”菜单,按“”键进入设置界面,如图68:
                     
                              如图68
各单位之间自动换算,可以切换的单位:ppm、Vol%、LEL%、ppb、pphm、
mg/m3、mg/L、g/m3,如图69、70:
              
                图片69                    图片70
 
7.8 其它设置操作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第二页“其它设置”菜单,按“”键进入设置界面,如图71:
                      
                              图片71
预热时间:传感器需要的预热稳定时间,不建议修改,如图72: 
                       
                                 图片72
 
语言选择:默认中文,可选英文,如图73:
                      
                               图片73
气体名称:默认显示气体的名称分子式,如图74:
                      
                               图片74
显示***大值:选择打开就在单通道界面显示本次测量的***大值和上次测量的***大值。
显示***小值:选择打开就在单通道界面显示本次测量的***小值和上次测量的***小值,如图75:
                      
                             图片75
7.9  本机信息说明
在测试界面按一下“MENU”键进入菜单,通过“?”键和“?”键选择到第二页“本机信息”菜单,按“”键进入查看界面,如图76:
                      
                              图片76
设备信息:可查看本台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图77、78:
              
                图片77                      图片78
传感器信息:可查看本台设备上的传感器的寿命及使用年限,避免超期使用影响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图79、80:
               
                   图片79                   图片80
 
维修记录:记录本台设备的维修信息,如图81、82:
               
                  图片81                    图片82
故障指导:介绍简单的故障处理方法目前暂无法查看,如图83:
                       
                                图片83
 
八、常见故障及解决对策
故障1:低浓度的时候检测不出来
解决对策:
1、 确认现场是否存在被测气体。
2、 通入氮气校准零点或在洁净空气中校准零点,校准完以后马上进行检测。
3、 校准零点以后还检测不出被测气体,需要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4、 恢复出厂设置以后还检测不出来,需要再次通入氮气或在洁净空气中进行零点校准操作,校准完以后马上进行检测。
5、 以步骤都试了还是检测不出来,建议联系厂家售后人员。
 
故障2:在空气中,没有被测气体,但是数值波动很大或乱跳
解决对策:
1、若现场存在被测气体,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波动大会造成仪器检测数值短时间内波动较大,待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恒定后,数值也会相对比较稳定。
2、若对仪器进行零点校准或目标点校准操作,可能存在检测不出低浓度的气体;若在有被测气体的场合进行了目标点校准,但校准的浓度值和实际浓度值不符,可能造成仪器数值波动很大或检测到的数值偏小,以上2种情况进行恢复出厂操作就可以解决。
3、如仍无法解决问题,需要确认是否通入了高浓度的气体或有高浓度的气体冲击了传感器,如果冲击过传感器,建议将仪器上电老化24小时以后,数值还不稳或降不下来就可能是传感器被冲击损坏,需要更换传感器。
 
故障3:检测不准确
解决对策:
1、确认现场的气体浓度是否准确,有时候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很大,***好通过通入标准气体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或送第三方计量机构检测。
2、若传感器使用的时间较长,测量值可能会有一些误差,需要先和厂家确认传感器是否还可以再继续使用,若传感器本身已经快接近使用寿命了,即使标定完当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不能正常使用了,建议更换传感器。
 
故障4:数值为0的时候或在空气中没有达到报警值也报警
解决对策:
1、检查报警值是否被修改了。
2、检查报警方式、报警模式是否被修改了。
3、查看报警状态是浓度报警还是故障报警,浓度报警会出现AL或AH字样,并且红色指示灯会闪烁,故障报警会亮黄色灯。
4、如果是人为修改导致的报警可以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来解决,故障报警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短路、断路,接触不良,传感器故障等,或寄回厂家检查。
 
故障5:无法和电脑通讯
解决对策:
1、检查设备地址,通讯软件里设置的地址必须和仪器的设备地址一致。
2、在电脑的 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  检查RS485/RS232转换器对应的串口是否连接上。对于USB接口的设备,也是要检测串口是否连上,端口号是否正确,波特率是否正确,默认波特率为9600。
故障6:查询没有记录
解决对策:
1、 检查设备是否打开存储功能,详见第7章7.6存储设置细节描述。
2、 若已打开存储功能仍没有记录,存储功能******次使用,需要先进数据记录做一下数据删除,操作路径:数据记录——数据删除,操作后等待15分钟左右查看有无数据
3、 可能没有选择正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认自己想要查的数据是哪个时间段测的,设置正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查询(注意时间要以仪器本身时间为准,要正常使用存储功能先要确认仪器本身时间正常)
4、 仪器本身系统时间不走了,建议返厂维修主板。
故障7:泵的故障排查
解决对策:
1、 长按泵键,会把泵关闭(屏幕右上角绿色小风扇图标是静止的不是转动的),可长按泵键开启泵,确认右上角绿色小风扇图标是转动的;
2、 泵开启了定时测量功能,泵运行到设定时长就自行停止了(刚开机时泵是运转的屏幕上沿有倒计时数值,到一定时间泵就停了);可长按泵键开启泵,或者关闭定时测量功能
 
 
九、设备维护
 
检测仪在正常的使用中,大部分传感器的有效使用寿命为24-36个月,实际使用寿命与现场温湿度、背景气体等工况相关;在有效使用寿命期内,每6个月或1年要定期对传感器进行一次标定检查,以保证气体检测功能的准确有效。超过有效使用期的和有故障的传感器必须进行更换。
9.1 传感器更换
    在传感器出现故障后,请将仪器寄回厂家更换并重新校准。
9.2 传感器标定
详见第7章节7.1和7.2细节描述。在标准气体未准备好时请勿操作。当误操作时需要通过第7.3 章节的操作来恢复出厂设置。
 
十、注意事项
l 充电器必须使用原配充电器,若使用其他厂家提供的充电器,规格为4.2V,2A 或5V,2A,不能大于5V,2A,也不能小于4.2V,1A。
l 进行传感器标定,通入氮气或标准气体时,从气瓶里出来的气体不能用软管直接连到仪器,必须接入一个三通分流器,在保证通气量大于等于500毫升/分钟的同时,多余的气体能从三通的旁路排走,避免传感器的气室内部压力大于正常值造成数值偏差。
l 严禁带电更换传感器。
l 安装、调试、设置等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l 检测仪的标定检查要定期进行。
l 超过有效使用期和有故障的传感器要及时更换。
l 避免用高于测量量程的气体冲击传感器。
l 发生故障、异常、检测不准确时,请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通常可以解决问题,若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请与厂家联系。
l 设备低电量报警时,请及时充电,以免电池过度放电造成损伤,建议三个月需充电一次
 
十一、其它可选配的传感器技术性能及参数表
选配:1~6种气体任意组合
检测气体 量程 允许误差 ***小读数
可燃气( EX ) 0-100%LEL <±2%(F.S) 0.1%LEL
可燃气( EX ) 0-100%Vol <±2%(F.S) 0.1%Vol
甲烷( CH) 0-100%LEL <±2%(F.S) 0.1%LEL
甲烷( CH) 0-100%Vol <±2%(F.S) 0.1%Vol
氧气( O2 ) 0-30%Vol <±2%(F.S) 0.01%Vol
氧气( O2 ) 0-100%Vol <±2%(F.S) 0.01%Vol
氧气( O2 ) 0-5000ppm <±2%(F.S) 1ppm
氮气( N2 ) 0-100%Vol <±2%(F.S) 0.01%Vol
一氧化碳( CO ) 0-100ppm <±2%(F.S) 0.1ppm
一氧化碳( CO ) 0-1000ppm <±2%(F.S) 0.1ppm
一氧化碳( CO ) 0-2000ppm <±2%(F.S) 0.1ppm
一氧化碳( CO ) 0-20000ppm <±2%(F.S) 1ppm
一氧化碳( CO ) 0-100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碳( CO2 ) 0-5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碳( CO2 ) 0-2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碳( CO2 ) 0-5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碳( CO2 ) 0-50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碳( CO2 ) 0-20%Vol <±1%(F.S) 0.01%Vol
二氧化碳( CO2 ) 0-100%Vol <±1%(F.S) 0.01%Vol
甲醛( CH2O ) 0-10ppm <±1%(F.S) 0.001ppm
甲醛( CH2O ) 0-10ppm <±1%(F.S) 0.01ppm
甲醛( CH2O ) 0-100ppm <±1%(F.S) 0.01ppm
甲醛( CH2O ) 0-5000ppm <±1%(F.S) 1ppm
臭氧( O3 ) 0-1ppm <±1%(F.S) 0.001ppm
臭氧( O3 ) 0-5ppm <±1%(F.S) 0.001ppm
臭氧( O3 ) 0-50ppm <±1%(F.S) 0.01ppm
臭氧( O3 ) 0-100ppm <±1%(F.S) 0.01ppm
臭氧( O3 ) 0-2000ppm <±1%(F.S) 0.1ppm
臭氧( O3 ) 0-30000ppm <±1%(F.S) 1ppm
臭氧( O3 ) 0-20mg/L <±1%(F.S) 0.01mg/L
臭氧水( O3 ) 0-20mg/L <±1%(F.S) 0.01mg/L
硫化氢( H2S ) 0-10ppm <±1%(F.S) 0.001ppm
硫化氢( H2S ) 0-50ppm <±1%(F.S) 0.01ppm
硫化氢( H2S ) 0-100ppm <±1%(F.S) 0.01ppm
硫化氢( H2S ) 0-2000ppm <±1%(F.S) 0.1ppm
硫化氢( H2S ) 0-10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硫( SO2 ) 0-10ppm <±1%(F.S) 0.001ppm
二氧化硫( SO2 ) 0-20ppm <±1%(F.S) 0.01ppm
二氧化硫( SO2 ) 0-100ppm <±1%(F.S) 0.01ppm
二氧化硫( SO2 ) 0-500ppm <±1%(F.S) 0.1ppm
二氧化硫( SO2 ) 0-2000ppm <±1%(F.S) 0.1ppm
二氧化硫( SO2 ) 0-10000ppm <±1%(F.S) 1ppm
一氧化氮( NO ) 0-10ppm <±1%(F.S) 0.001ppm
一氧化氮( NO ) 0-100ppm <±1%(F.S) 0.01ppm
一氧化氮( NO ) 0-2000ppm <±1%(F.S) 0.1ppm
一氧化氮( NO ) 0-5000ppm <±1%(F.S) 1ppm
二氧化氮( NO2 ) 0-10ppm <±1%(F.S) 0.001ppm
二氧化氮( NO2 ) 0-100ppm <±1%(F.S) 0.01ppm
二氧化氮( NO2 ) 0-1000ppm <±1%(F.S) 0.1ppm
二氧化氮( NO2 ) 0-5000ppm <±1%(F.S) 1ppm
氮氧化物( NO) 0-10ppm <±1%(F.S) 0.001ppm
氮氧化物( NO) 0-100ppm <±1%(F.S) 0.01ppm
氮氧化物( NO) 0-2000ppm <±1%(F.S) 0.1ppm
氮氧化物( NO) 0-5000ppm <±1%(F.S) 1ppm
氯气( CL2 ) 0-10ppm <±1%(F.S) 0.001ppm
氯气( CL2 ) 0-20ppm <±1%(F.S) 0.01ppm
氯气( CL2 ) 0-200ppm <±1%(F.S) 0.1ppm
氯气( CL2 ) 0-2000ppm <±1%(F.S) 0.1ppm
氨气( NH3 ) 0-50ppm <±1%(F.S) 0.01ppm
氨气( NH3 ) 0-100ppm <±1%(F.S) 0.01ppm
氨气( NH3 ) 0-1000ppm <±1%(F.S) 0.1ppm
氨气( NH3 ) 0-5000ppm <±1%(F.S) 1ppm
氨气( NH3 ) 0-100%LEL <±1%(F.S) 0.1%LEL
氢气( H2 ) 0-100%LEL <±1%(F.S) 0.1%LEL
氢气( H2 ) 0-1000ppm <±1%(F.S) 0.1ppm
氢气( H2 ) 0-20000ppm <±1%(F.S) 1ppm
氢气( H2 ) 0-40000ppm <±1%(F.S) 1ppm
氢气( H2 ) 0-100%Vol <±1%(F.S) 0.01%Vol
氦气( He ) 0-100%Vol <±1%(F.S) 0.01%Vol
氩气( Ar ) 0-100%Vol <±1%(F.S) 0.01%Vol
氙气( Xe ) 0-100%Vol <±1%(F.S) 0.01%Vol
氰化氢( HCN ) 0-30ppm <±1%(F.S) 0.01ppm
氰化氢( HCN ) 0-100ppm <±1%(F.S) 0.01ppm
氯化氢( HCL ) 0-20ppm <±1%(F.S) 0.01ppm
氯化氢( HCL ) 0-200ppm <±1%(F.S) 0.1ppm
磷化氢( PH3 ) 0-5 ppm <±1%(F.S) 0.001ppm
磷化氢( PH3 ) 0-25 ppm <±1%(F.S) 0.01ppm
磷化氢( PH3 ) 0-2000 ppm <±1%(F.S) 1ppm
二氧化氯( CL O2 ) 0-1ppm <±1%(F.S) 0.001ppm
二氧化氯( CL O2 ) 0-10ppm <±1%(F.S) 0.01ppm
二氧化氯( CL O2 ) 0-200ppm <±1%(F.S) 0.01ppm
环氧乙烷( ETO ) 0-100ppm <±1%(F.S) 0.01ppm
环氧乙烷( ETO ) 0-1000ppm <±1%(F.S) 0.1ppm
环氧乙烷( ETO ) 0-100%LEL <±1%(F.S) 1%LEL
光气( COCL2 ) 0-1ppm <±1%(F.S) 0.001ppm
光气( COCL2 ) 0-50ppm <±1%(F.S) 0.01ppm
硅烷( SiH4 ) 0-1ppm <±1%(F.S) 0.001ppm
硅烷( SiH4 ) 0-50ppm <±1%(F.S) 0.01ppm
氟气( F2 ) 0-1ppm <±1%(F.S) 0.001ppm
氟气( F2 ) 0-10ppm <±1%(F.S) 0.01ppm
氟气( F2 ) 0-50ppm <±1%(F.S) 0.01ppm
氟化氢( HF ) 0-10ppm <±1%(F.S) 0.01ppm
氟化氢( HF ) 0-50ppm <±1%(F.S) 0.01ppm
溴化氢( HBr ) 0-50ppm <±1%(F.S) 0.01ppm
乙硼烷( B2H) 0-10ppm <±1%(F.S) 0.001ppm
砷化氢( AsH) 0-1ppm <±1%(F.S) 0.001ppm
砷化氢( AsH) 0-10ppm <±1%(F.S) 0.01ppm
砷化氢( AsH) 0-50ppm <±1%(F.S) 0.01ppm
锗烷( GeH) 0-2ppm <±1%(F.S) 0.001ppm
锗烷( GeH) 0-20ppm <±1%(F.S) 0.01ppm
肼, 联氨( N2H) 0-1ppm <±1%(F.S) 0.001ppm
肼, 联氨( N2H) 0-300ppm <±1%(F.S) 0.1ppm
四氢噻吩( THT ) 0-100mg/m3 <±1%(F.S) 0.01 mg/m3
溴气( Br 0-10ppm <±1%(F.S) 0.001ppm
溴气( Br 0-100ppm <±1%(F.S) 0.01ppm
溴气( Br 0-2000ppm <±1%(F.S) 1ppm
乙炔( C2 H) 0-100%LEL <±1%(F.S) 0.1%LEL
乙炔( C2 H) 0-100ppm <±1%(F.S) 0.01ppm
乙炔( C2 H) 0-1000ppm <±1%(F.S) 0.1ppm
乙烯( C2 H) 0-100%LEL <±1%(F.S) 0.1%LEL
乙烯( C2 H) 0-100ppm <±1%(F.S) 0.01ppm
乙烯( C2 H) 0-2000ppm <±1%(F.S) 0.1ppm
乙醛 0-10ppm <±1%(F.S) 0.01ppm
乙醇( C2 H6O ) 0-100ppm <±1%(F.S) 0.01ppm
乙醇( C2 H6O ) 0-2000ppm <±1%(F.S) 1ppm
甲醇( CH4O ) 0-100ppm <±1%(F.S) 0.01ppm
甲醇( CH4O ) 0-2000ppm <±1%(F.S) 1ppm
二硫化碳( CS) 0-50ppm <±1%(F.S) 0.01ppm
二硫化碳( CS) 0-5000ppm <±1%(F.S) 0.01ppm
丙烯腈( C3H3N ) 0-50ppm <±1%(F.S) 0.01ppm
丙烯腈( C3H3N ) 0-2000ppm <±1%(F.S) 1ppm
甲胺( CH5N ) 0-50ppm <±1%(F.S) 0.01ppm
典气( I2 ) 0-50ppm <±1%(F.S) 0.01ppm
苯乙烯( C8 H) 0-200ppm <±1%(F.S) 0.1ppm
苯乙烯( C8 H) 0-5000ppm <±1%(F.S) 1ppm
氯乙烯( C2 H3CL ) 0-100ppm <±1%(F.S) 0.01ppm
三氯乙烯( C2 HCL) 0-100ppm <±1%(F.S) 0.01ppm
四氯乙烯( C2 CL) 0-100ppm <±1%(F.S) 0.01ppm
笑气( N2 O ) 0-100ppm <±1%(F.S) 0.01ppm
三氟化氮( NF) 0-100ppm <±1%(F.S) 0.01ppm
过氧化氢( H2 O) 0-100ppm <±1%(F.S) 0.01ppm
过氧化氢( H2 O) 0-2000ppm <±1%(F.S) 0.1ppm
溴甲烷( CH3 Br ) 0-100ppm <±1%(F.S) 0.01ppm
溴甲烷( CH3 Br ) 0-30000ppm <±1%(F.S) 1ppm
溴甲烷( CH3 Br ) 0-200g/m3 <±1%(F.S) 0.1g/m3
硫酰氟( SO2 F) 0-100ppm <±1%(F.S) 0.01ppm
硫酰氟( SO2 F) 0-5000ppm <±1%(F.S) 1ppm
硫酰氟( SO2 F) 0-10000ppm <±1%(F.S) 1ppm
苯( C6 H) 0-10ppm <±1%(F.S) 0.01ppm
苯( C6 H) 0-100ppm <±1%(F.S) 0.01ppm
苯( C6 H) 0-2000ppm <±1%(F.S) 1ppm
苯( C6 H) 0-20000ppm <±1%(F.S) 1ppm
甲苯( C7 H) 0-10ppm <±1%(F.S) 0.01ppm
甲苯( C7 H) 0-100ppm <±1%(F.S) 0.01ppm
甲苯( C7 H) 0-2000ppm <±1%(F.S) 0.1ppm
甲苯( C7 H) 0-20000ppm <±1%(F.S) 1ppm
二甲苯( C8 H10 ) 0-10ppm <±1%(F.S) 0.01ppm
二甲苯( C8 H10 ) 0-100ppm <±1%(F.S) 0.01ppm
二甲苯( C8 H10 ) 0-2000ppm <±1%(F.S) 0.1ppm
二甲苯( C8 H10 ) 0-20000ppm <±1%(F.S) 1ppm
总挥发性有机气体( TVOC ) 0-10ppm <±1%(F.S) 0.001ppm
总挥发性有机气体( TVOC ) 0-10ppm <±1%(F.S) 0.01ppm
总挥发性有机气体( TVOC ) 0-100ppm <±1%(F.S) 0.01ppm
总挥发性有机气体( TVOC ) 0-2000ppm <±1%(F.S) 0.1ppm
总挥发性有机气体( TVOC ) 0-200000ppm <±2%(F.S) 1ppm
挥发性气体( PID ) 0-10ppm <±2%(F.S) 0.001ppm
挥发性气体( PID ) 0-10ppm <±2%(F.S) 0.01ppm
挥发性气体( PID ) 0-100ppm <±2%(F.S) 0.01ppm
挥发性气体( PID ) 0-2000ppm <±2%(F.S) 0.1ppm
挥发性气体( PID ) 0-200000ppm <±2%(F.S) 1ppm
发性有机气体( VOC ) 0-10ppm <±3%(F.S) 0.001ppm
发性有机气体( VOC ) 0-100ppm <±3%(F.S) 0.01ppm
发性有机气体( VOC ) 0-2000ppm <±3%(F.S) 1ppm
发性有机气体( VOCs ) 0-10ppm <±3%(F.S) 0.001ppm
发性有机气体( VOCs ) 0-100ppm 上一个:气体灭火系统钢瓶到底多少年检测一次?下一个:烟气分析仪产品